2)第723章 赵鞅在晋东的胜利_我在春秋不当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路上前打了一个旗语,令其埋伏在城外两翼的鲁军瞬间杀出,而弦施显然也早有准备,迅速命人上前拦截鲁军,是为攻城的部队换取时间。

  双方就此混战在了一处。

  又经历了一个时辰的苦战,人数占优的齐师终于得以撞破城门,并是进入瓮城。伴随着瓮城内一阵羊油滚滚,城下悬挂着的易燃之物亦是裹上了羊油窜起一阵火海!

  瓮城内顿时起火,齐师不能得进,只得迫不得已又退了下去。

  一直等到羊油燃尽,齐师又是一阵鱼贯而入,势必是要攻入临邑城中。

  伴随着撞车在盾兵的护送下,慢慢是进得瓮城内。但是只因瓮城建得过于狭小,以至于撞车居然一时也腾转不开,难以近得瓮城的城门外。

  而城墙上,已是有人架起了云梯,准备上到城墙上。

  赵鞅见状,知道成败也在此一战!他也顾不得流矢无眼,直接提着大剑便是前往杀敌。

  虽然是有护卫随身守护着,但赵鞅这种身先士卒的作派,也无疑是让将士们更加没有退缩的理由,纷纷上前杀敌。

  然而因为瓮城并不及外城高大,所以攀爬起来也并非难事。

  以至于上到城墙的齐国士卒也是越来越多。

  赵鞅和子路眼看情况不妙,一阵心急如焚,却又无可奈何,唯有在那是与众人一起奋力杀敌。

  就在这时,自齐师的后面,竟又是突然杀出一支军队!田乞这时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大部攻城,听闻此讯亦是不由大吃一惊。

  而前来救援的,不是别人,正是阳虎!原来,阳虎在打败了郑国之后,却也一刻没有耽搁,他且让沈尹戌协助守城,而他自己则是带着一支队伍前来紧急驰援临邑。

  只因阳虎是星夜兼程赶来支援,其速度远胜探马的速度,所以阳虎的入局,是田乞完全意想不到的,更不知其底细如何。

  田乞虽事有些不甘心,但毕竟身家性命要紧,他赶紧是在其心腹的护持之下,落荒而走。

  而田乞一走,弦施更不知其后面的情况和底细。前方攻城的齐师本就艰难,一旦得知了后方是出了事,也顿是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是战意全无。

  弦施见此状况,知道已经不能再战,也只得是草草的鸣金收兵。

  赵鞅在城楼,忽闻其鸣金声,不由站脚伫立,此刻已是血染均服的他,望见远处阳虎已然杀至,不由大喜过望,当即命人打开城门,并且趁胜追剿敌军。

  临邑守军,加上阳虎的援军,还有在外对齐军持续施压的鲁国军队,三股力量聚集在一起,敌人又是一阵溃逃。

  溃逃人数越多,颓势也就愈加难以控制。加上田乞惜命,只顾是自己逃命,齐师这一战损失惨重,也再没力量组织攻城略地。

  田乞自然也顾不上问罪弦施,只得是撤回到国内,眼下他和太子荼的争斗,也伴随着齐侯身体的每况愈下而如火如荼。所以,在一番权衡之下,自然是选择撤走,而放弃与赵鞅死磕。

  赵鞅得知此消息,喜不自胜。知道这一战他已经是取得全胜,而邯郸也俨然成为了一座孤城,收复邯郸也是迟早的事情。

  只不过,在王屋山这边,却好似是又出得一番状况。按理说,在孙武的强力支援下,区区卫师理应比郑师要更加容易对付,却也不知为何,双方竟然还在那里对峙着。

  原来,这一切都是蒯聩有意为之的。他之所以没有对卫师采取猛攻的态势,反而是处处留情,所为的就是摆正姿态,好为他日后回国即位做足准备。

  不过,在齐国和郑国都已经撤军回国的情况下,卫国也毫无疑问,最终也是匆忙选择撤军。

  而孙武看到如此情景,也并未再与李然见面,而是选择直接带着兵马回到了吴国。倒并不是他不想,而是因为他也没了空闲。

  而如今吴王的国主,已经是吴王阖闾的儿子吴王夫差。吴王阖闾在伐越的时候因为意外受伤而薨逝。

  所以,吴王夫差为报父仇,时刻都在为此而准备着。

  而此番孙武之所以能够带兵前来,也是为了能让这一支孙武所练的新军,得到一次实战操练的机会。

  如今既然新军已经得胜,士气也达到了顶峰,也是时候去和越国一较高下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ge2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