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431章 范鞅的第二计划_我在春秋不当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得去,可就全看你自己的造化了!”

  另一边,赵鞅亦是带着李然先到了赵府,并且将今天在朝堂发生的事情悉数与董安于说了一通,而董安于却始终是眉头紧锁:

  “不好……此事恐怕尚有变数!”

  赵鞅不由好奇道:

  “哦?怎讲?”

  董安于叹道:

  “主公有所不知,范氏此举定是缓兵之计,必是会有所准备!”

  李然其实也是这个想法,所以,他当时从宫中出来后,便当即决定是让孔丘先行回了郓邑,陪在鲁侯身边,以防不测。

  而他自己则是要跟着晋国使团,以防止这边突然会又出现什么幺蛾子。

  话说晋侯午办事倒也是极为迅速,他先是派了两拨人马,分别前往郓邑和曲阜,让鲁侯稠和季孙意如分别前往乾侯。

  而另一方面,则是特意又命荀跞是组得一个使团,也是往乾侯而去。

  而李然作为居中调停的首倡之人,自然是随着荀跞一起。

  而赵鞅,则是在国内筹备着一应战具,枕戈待旦,以应对着后面可能将会出现的战事。

  而在使团前往乾侯路途中,荀跞则是有意接近李然,李然自知也是避不开,再说他也想要知道眼前的这个荀跞,究竟到是对此事做何等的想法。

  荀跞乃是是晋国六卿中较为低调的,他们荀氏一族,也称智氏,其经历倒是和赵氏有得几分相似。

  荀跞其父早亡,而因为他们荀氏和中行氏乃是同宗,故而受得中行氏的保全,他们荀氏终于是保得六卿中的一席之地。

  而当荀跞任下军佐之时,亦是尚未成年,所以其在六卿之中一直相对低调,且较为特殊。

  为什么说他极为特殊呢?

  一方面,只因他们荀氏本就是与中行氏交好的,可以说没有中行氏当年的力保,就不可能有他们荀氏的今天。而范氏和中行氏如今又是同气连枝,所以他们荀氏从情感上而言,也自然而然的,是更为偏向于范氏,中行氏这一边的。

  但另一方面,他们荀氏的封邑,又全部都是在太行山西的。可以说是和韩、赵、魏三家的领地是盘根错节。

  他们的主邑智邑,就在魏氏的主邑安邑附近,而他们的高粱邑,又在韩氏的平阳城附近,涂水邑又接近赵氏的晋阳。

  所以,可以说他们荀氏的势力范围,又跟韩、赵、魏三家是难舍难分。这种情况下面,荀氏又自是不敢直接得罪他们三家,凡事也都得留些体面。

  所以,就是因为他们荀氏的这一层极为特殊的关系,此次前往乾侯办事,荀跞便被委命为使者。

  显然,李然此刻也不得不是与他处好关系。

  这天夜里,荀跞特意找李然喝酒,子路尊师命,一直陪伴在李然身侧,他此刻则是留在屋外守卫。

  李然和荀跞酒过三巡,荀跞却是借着酒意说道:

  “子明先生之前辅佐楚灵王,楚灵王暴尸荒野,而后又辅佐王子朝,却被王子朝所囚,此番又协助鲁侯归国,却不知此番究竟前途几何呀?!”

  李然听罢,顿时不觉是警觉了起来。

  荀跞说得这些话,都可谓是李然的不堪过往。如今说得这些话,其挑衅意味可谓浓厚。

  李然一时停杯投箸,也不知这荀跞究竟是何居心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ge2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