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55章 范蠡不辱使命_我在春秋不当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铜石,铜石沉重,来时六日便到,而这回程,却起码得需十日以上。

  叶戌坐在马车上,看到一旁的三戈戟,忍不住说道:

  “这随国虽是久无战事,却仍然能制作出如此精良的兵器来,属实是令人赞叹不已啊!”

  “呵呵,大概还是他们这的铜石实在太多的缘故吧。而且,这随国虽为姬姓之邦,但与世隔绝已久,很多地方也是难以和周礼相称了……”

  “哦?何以见得?”

  “那十组编钟,便可见一斑啊!”

  若遵《周礼》,其实各个爵级关于乐队的规模和排列也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。乐队的排列规模为:天子四面悬挂钟磬,诸侯三面悬挂排列,卿和大夫两面悬挂,士只许一面。

  随国近百年来几乎与世隔绝,对于周礼遗忘的差不多了,渐渐的也就不在意这些,加上铜石产业发达,便更是怎么好看怎么来。

  就如同这三戈戟一样,本意其实也是为了好看,应该根本没考虑过实战,但恰好这一点却被范蠡给明锐的察觉到了。

  (后世在曾侯乙墓中发现,随葬以九鼎八簋和编钟、编磐为主的礼乐器,而九鼎八簋应为天子使用,诸侯本该使用七鼎六簋,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礼乐制度已经极不相称。)

  他们走到第六天,果然还是有一队楚国的巡守发现了他们。只见其领头的统领一个挥手,那队人便顿时将铜石车队给团团围住,并唤范蠡和叶戌下车,要求查看情况。

  那统领是一脸的严肃道:

  “尔等何人?为何会在此偷运货物?这车上所载的又是何物?”

  由于这些马车在放上铜石之后,又在上面是盖上了一层麻布,故而从外面是完全看不出这里面究竟装着的是什么。

  范蠡当即上前几步。

  “这位大人,请借一步说话!”

  那统领甚是疑虑的看着范蠡,一只手放在剑柄之上,并是下马来到范蠡身边。

  范蠡将统领带到马车旁边,掀开麻布的一角,露出铜石。

  “大人,蠡本是一名旅居楚国的客商,此番从随国购得一些铜石,想要转手卖去中原,还望大人能够……行个方便!”

  范蠡一边说着话,从袖中取出四块“郢爰”,也就是印子金,又另外掏出五块铲状银币。

  要说那时候,中原各国虽然不使用金银货币,但是楚国由于长期与西南百濮做买卖,故而楚国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,拿金银当货币的诸侯国之一。

  而这两种金银币,差不多也是楚国自己所独创的,在楚国境内,可谓是价值不菲。

  那统领见状,眼前也是不由的一亮。

  这也难怪,毕竟如果今天他要不是碰上了范蠡,恐怕他连这辈子都不可能见过“郢爰”究竟是长啥样的。

  “大人,这点铜石就算被大人拉去邀功,恐怕所得的赏赐也定然不会多过这一块‘郢爱’吧?此物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ge2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