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17章 大银行的雏形_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边吃边思索起信用卡相关的问题。

  他发现自己的思路似乎有些错误,在这个没有形成信用卡消费习惯,也没有这个氛围的道格拉斯。预想中的先走地推,签商户,然后推出信用卡的方式,好像有些走不通

  一般的商家好说,可面对像奥萝拉这种半上不下的餐厅时,反而会有些麻烦。

  一来,这种餐厅代表着道格拉斯本地的高消费场所。能够进他们这里消费的人群,无疑是信用卡最好的本地客群。

  他们有钱,即便暂时窘迫,未来的收益也不算明朗。可他们的稳定收入能力,绝对比一般人要高得多,信用卡发给他们以后,呆帐等问题也会很少。

  二来,相比于一般人,能够给这群人开放的额度,以及他们自身会出现的花费也更多,信用额度的利用率更高。

  可你要向他们推销信用卡,那么就必须先让符合他们消费习惯的场所能支持信用卡结算吧?结果现在,这些本地的,没有做过信用卡结算的场所

  卡特差点就忽略了,自己是在保守的美国南方。这里不是大来卡、运通卡的故乡,甚至也不是新生代卡组织visa和万事达的发源地加州。这会的美国,北方、西海岸才是信用卡铺开最广的地区,在贫瘠的美国东南,人们对信用卡的了解程度并不高。

  加上自家银行的这些,半路出家转型信用卡业务的柜员们。曾经当高高在上的银行贷款审批者,或许是当习惯了,有些不太接地气。似乎觉得,现在许多人钱不够用,我们银行给你们提供快速贷款凭证,该是你们感谢我们,你怎么能不要呢?

  这么一来,双方的观念压根就没对到一条线上。而要解决保守的商户问题,就像卡特刚刚说的,必须得先着手解决客户问题,当持卡客户的整体层次高了,那么自然不存在商户觉得提前消费,是在怀疑客户的支付能力问题

  要提高持卡客户的整体档次,单说理论的话也不难。搞点所谓的贵宾专线,专人对接,VIP礼遇等等。未来司空见惯的事情,直接搬过来做,并不是什么大问题,大不了就拿钱砸嘛

  在本地商户尚且不接受信用卡的时候,卡特试图将目光转向外地。借助万事达卡组织的渠道,看看能否与一些高端商户取得联系,然后签一些合作协议。即便是前期稍微赔一点,将信用卡的利润拿出来补贴商户。

  卡特觉得,只要把信用卡档次做上去了,甚至做成了品牌。那么以后不仅不用担心信用卡业务的营收,甚至这可能还会成为银行的一大招牌,从侧面烘托起自家银行的档次,给人一种很有实力的印象。

  目前旗下已经有4家银行了,未来还有被卡特盯上的阿盖尔附近的两三家。如果兼并顺利的话,要不了几年,自己旗下的银行数量就将达到6至7家。

  到时候,银行统一化、标准化也需要提上日程。

  一个在各地开枝散叶的银行主体,搭配一个签约了各大高端服务提供商的信用卡品牌

  大银行的雏形,似乎就有了!

  中午喝了两瓶啤酒,脑袋疼到现在!内容不是很好,有些羞愧,更新还晚了。

  真心奉劝各位有熬夜习惯的,别熬夜!

  我这作息乱了一年,曾经两箱啤酒跟玩一样的人,现在两瓶不到,就感觉脑袋要炸掉一样。洗热水澡、睡觉、喝水都不见好转,太难受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quge2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